面向工业企业、集团公司和多能源介质场景设计的综合能源管理系统,集能源采集、数据分析、能效评估、告警预警、报表输出于一体。融合"源—网—荷—储"全链路要素,打通多系统数据壁垒,支撑企业构建统一、透明、智能的能源管理体系。
双碳目标驱动下,企业能源管理亟需数字化、集中化与智能化转型
企业各类能源介质(电、水、气、蒸汽等)由不同系统或人工记录管理,数据来源不一致,无法集中分析与监控。
数据采集周期长、准确性差,生产过程中的异常用能无法实时预警,影响企业能效优化与运营调度效率。
公共系统(如空压机、空调等)能耗难以有效分摊至部门或产品,能源费用无法精细核算,缺乏成本管控依据。
高能耗设备运行状态缺乏实时感知,依赖人工巡检,无法实现预警诊断与预测性维护,导致能效波动。
缺少对标、趋势、单耗等分析工具,难以发现异常点或高能耗工序,节能管理依赖经验,缺乏量化评估标准。
通过智能表计与边缘采集设备,对多种能源介质进行统一接入与集中采集,打通"源—网—荷—储"各环节。
建立厂区-车间-产线三级用能监控体系,支持能流图、趋势图、热力图等可视化展示,提升现场可视化与响应效率。
支持按时间、工序、区域维度开展时比、类比、单耗分析,结合价格模型实现能源费用精准计算与分摊。
管理重点用能设备台账,监控运行状态,设定能耗阈值与报警机制,实现能耗异常自动预警与工单闭环处理。
基于微服务+分布式架构设计,支持与其他业务系统(如MES、BMS、碳管理平台)集成,为企业后续节能管理、能碳协同提供支撑。
构建多层级能源数据体系,实现能源感知、融合与协同优化全流程闭环
整合企业内部电、水、气、蒸汽、空压等能源介质,覆盖从生产到使用的完整路径,打通"源—网—荷—储"各环节。
对接用电计量系统、三联供控制系统、配电运维系统、新风与照明系统、室内环境监测系统等能源子系统,实现数据集中接入与统一管理。
提供能源实时监控、负荷预测、多能源协调优化等功能,实现智能计量、统一运维、跨系统协同控制,提升用能效率。
基于大数据建模与能效分析模型,为管理层提供趋势分析、能效评估、事件诊断等能力,支撑节能决策和合规运营。
采用微服务与边缘采集架构,支持高并发、易集成与持续扩展的技术体系
六大功能模块支撑能源数据采集、分析、决策、执行的全面闭环管理
覆盖多类能源介质与用能对象,实现分级分项可视与实时预警
多介质能源数据自动采集
厂区—车间—产线分级展示
越限报警联动实时曲线分析
构建能源系统数字图景,清晰呈现流向、负荷与能量平衡关系
能源流动路径动态可视化
节点耗能分布实时展示
支持热力图与大屏联动
实现能源成本自动归集与多维分摊,助力费用控制与责任追溯
分时电价与单价模型配置
公共系统能耗自动分摊
成本趋势与结构图表展示
监控重点设备运行与能效状态,实现事件告警与处理全流程闭环
建立设备与仪表台账体系
自定义报警规则与触发条件
事件处理记录全流程追溯
全面的能源预警体系,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智能预警规则
事件闭环处理
追踪分析统计
支持系统参数灵活配置,多维数据报表满足日常管理与外部监管
多类型报表支持自定义生成
报表数据可导出与自动汇总
能源单价与分摊规则灵活配置
广泛适用于制造、园区、楼宇等场景,满足多能源、多组织的管理需求
架构先进、部署灵活、功能完备,为企业节能增效与绿色转型提供支撑
全面打通能源系统与用能设备,实现统一接入、集中监控与协同管理
支持本地与云端多种部署方式,适配企业不同网络架构与IT运维要求
提供丰富图表、能流图与大屏展示方式,满足多场景数据可视化需求
支持跨组织、多层级的用户权限管理与数据隔离,实现精细化运营
兼容主流工业协议与设备标准,适配多种能源介质和采集网络环境
预留能碳协同系统接入接口,支持碳排、碳核算等后续业务拓展
让我们助力您打造更高效、更智能的能源管理体系